谁家厨房没囤点玉米糁、小米、荞麦粉?这几年 “轻食热”“控糖潮” 一刮,粗粮更是成了餐桌上的香饽饽。不少人觉得,粗粮能刮油、降糖、助排便,是 “吃不胖的良心食物”,顿顿都离不开。可你知道吗?有些粗粮吃错了,反而会把胃 “刮” 伤,轻则胀气反酸,重则诱发胃病,真是好心办了坏事。

医生在临床上见多了这样的例子:有人抱着养生的想法,顿顿用粗粮代替细粮,结果没几周就喊着胃难受,去检查才发现胃黏膜已经受损。不是粗粮不好,而是它的纤维太粗,消化起来难度大,对胃来说就是块 “硬骨头”。尤其空腹吃、一次吃太多,粗粮粗糙的结构就像砂纸一样擦刮胃壁,时间长了,胃哪能扛得住?

研究发现,胃动力差的人如果过量吃粗粮,胃排空的时间会明显变长,很容易出现胃胀、没胃口的情况。而以下这 6 种粗粮,更是频繁出现在 “胃难受” 患者的饮食记录里,它们不是 “坏东西”,但的确不能乱吃。

这 6 种粗粮,胃不好的人别碰

1. 玉米糁:熬得越稠,胃越累

玉米营养丰富,有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可玉米糁颗粒粗大,就算煮了也不容易变软。不少家庭喜欢把玉米糁熬得稠稠的,吃起来又干又粘,对胃来说就是个大负担。长期把玉米糁粥当主食,很多人会出现胃胀、反酸的情况,甚至胃动力都变弱了。

2. 荞麦:不嚼细,就是 “磨刀石”

荞麦对降血脂有好处,可它含有不少草酸,容易刺激胃黏膜。特别是用生荞麦粉做的面条、饼,口感粗糙,消化起来特别慢。有消化科医生调侃说,荞麦就是胃的 “磨刀石”,要是不嚼碎就往下咽,胃可就要遭罪了。

3. 高粱米:吃着像 “塞了块砖头”

高粱能健脾,可它含有较多单宁酸,会让胃液分泌减少,影响消化。而且高粱米煮完还是硬邦邦的,很难被胃酸分解。老年人和胃功能不好的人,吃完高粱粥总觉得胃里胀胀的,像塞了块砖头,特别不舒服。

4. 全谷燕麦:没煮软,胃会 “堵得慌”

很多人觉得燕麦温和又健康,可其实燕麦也分种类。全谷燕麦粒比即食燕麦纤维含量高,结构也更硬,需要煮很久才能软烂。要是直接用开水泡或者没煮软就吃,对胃来说就是个挑战。胃不好的人吃完,常常会觉得胃里 “堵得慌”,这可不是错觉,是真的给胃添了负担。

5. 糙米:麸皮太粗,胃会 “加班”

糙米比白米营养丰富,因为它保留了米粒外层的麸皮。可就是这层麸皮,纤维太粗,让胃消化起来特别费劲。很多人吃糙米没几天,就开始胃痛、便秘、胀气,这都是糙米的 “副作用” 在作祟。

6. 紫米:粘性大,晚上吃易难受

紫米是糯米的一种,吃起来香,粘性也大,韧性十足。不少人刚开始吃觉得好吃,没几天就被 “反噬” 了 —— 胃里胀得难受,排便也不顺畅。紫米的 “粘” 对肠胃很不友好,尤其是晚上吃,更容易引起胃部不适。

吃粗粮的 3 个正确姿势,别再做错了

其实吃粗粮也有讲究,掌握这 3 个技巧,才能既补营养又不伤胃:

第一,控制量。每天粗粮的摄入量,最好是主食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,别顿顿都吃粗粮;

第二,煮得软。可以把粗粮和细粮一起煮,用电饭锅多煮一会儿,或者用高压锅煮烂,尽量改变粗粮的结构,让胃更好消化;

第三,打糊糊。胃功能差的人,不妨把粗粮打成粉做成糊糊,比如把小米、燕麦打碎了煮粥,口感细腻,也更容易被胃吸收。另外,吃的时候一定要慢,嚼到像 “喝汤” 一样再咽下去,胃才不会抱怨。

 

还要提醒大家,别被那些 “网红粗粮美食” 骗了。现在很多粗粮面包、五谷豆浆、全麦蛋糕,为了口感会加不少糖和油,早就没了粗粮原本的健康属性。真正的健康,不是吃得多花样,而是吃得合适、适合自己的体质。

每个人的体质和胃的承受力不一样,别人吃着没事的粗粮,你吃了可能就会难受。饮食就像穿鞋子,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。别再盲目跟风吃粗粮,要是吃了之后胃不舒服,不如适当减少量,或者换种粗粮试试。毕竟养生不是 “硬扛”,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