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常说,“十男九痔,十女十痔”。这句略带夸张的俗语,道出了肛肠疾病的高发性,也折射出许多患者难以启齿的困境。对女性而言,因担心就医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尴尬,不少人选择默默忍耐,往往等到病情加重才前往医院。
近日,武汉市第一医院(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)正式开设了女子肛肠门诊,由专业的医护团队接诊,独立诊室确保私密性。自上周二开诊以来,每次门诊号都提前几天被预约一空。
10月21日,该门诊医生张肖楠告诉记者,除了常见的久坐、饮食等诱因,女性在经期、妊娠等特殊生理阶段更易发作肛肠疾病。该门诊不仅关注女性全生命周期的肛肠健康,推行无痛治疗,更注重患者在心理与生理上的体验。“肛肠疾病长期未被科学看待,其实它很常见,不应对此感到羞耻。希望未来大家能像谈论感冒一样自然地讨论痔疮。”
【1】关注女性全生命周期,“不仅是看病,也是倾诉的过程”
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邵永胜是女性肛肠门诊的发起人。他始终记得一位女患者的求诊经历:三次推开诊室门,扫一眼又离开,最终才犹犹豫豫地走进来。这一幕让他意识到,医院应该为女性患者提供更私密、更人性化的就医环境。
女性肛肠门诊首诊即满号的结果,让张肖楠调整了工作计划。她计划未来逐步延长门诊时间,并期待科室继续引进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生,让更多患者能主动、安心地就医。
回顾多年来接诊女性患者的经历,张肖楠最大的感受是:她们“太能忍了”,往往拖到病情严重才来就医。“很多女性患病后只能求助母亲或长辈,得到的回应往往是‘忍一忍’或‘这不算病’。”
作为女性医生,张肖楠深知女性在生理周期各阶段都容易遭遇肛肠问题:经期易发肛门水肿,妊娠期因胎儿压迫更易出现痔疮和便秘。因此,该门诊聚焦女性全生命周期管理,从青春期的便秘、经期前后的肛肠不适,到孕期的痔疮防治,提供系统性的诊疗服务。
她介绍,随着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,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肛肠健康与整体生活质量密切相关。一个典型例子是备孕管理——更多女性意识到应在孕前评估肛肠状况,以避免孕期痔疮加重甚至引发流产风险。

独立诊疗室。图/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
让患者愿意来就医是第一步,提升就诊体验同样关键。
针对网络上流传的“术后剧痛”视频,该医院大力推行无痛手术。通过在麻药失效前采取多模式镇痛,并配合中医药浴等术后康复手段,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。
卷卷表示,她正是看到网友分享“嘎痔疮不痛”的帖子,才关注了张医生的账号。在充分了解病因、手术方式与术后护理等信息之后,她对即将进行的手术不再那么恐惧。
张肖楠强调,开设女性肛肠门诊不仅是治病,更是倾听与支持的过程。“很多患者求助无门,隐忍多时才来到这里。耐心的交流不仅能明确诊断,也能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。”
她坦言,由于门诊刚刚起步,目前除了实现“一医一患一室”的私密环境外,硬件设备和空间装修仍有提升空间。
【2】众多年轻女生慕名来“嘎痔疮”,甚至有新疆女孩乘飞机到武汉做手术
在武汉几家医院肛肠科的挂号页面里,25岁的卷卷(化名)犹豫了。近半年来,她一直忍受着肛门瘙痒的困扰,却羞于向身边人启齿,更不知如何求医。卷卷告诉记者,她原以为只是普通痔疮,虽然难受却不知该怎么办。为此,她只好上网向网友求助,在“评论区求医”。幸运的是,有网友向她推荐了张肖楠医生,她也尝试挂了女性肛肠科门诊。
10月21日,她终于坐进诊室,第一次对自己的病情畅所欲言。当天,她被确诊为肛瘘,需接受手术,因发现较早,病情并不严重。
这一天是张肖楠第三次坐诊女性肛肠门诊。半天时间里,她接诊了25名患者。张肖楠是一位“90后”医生,原本并没有开设社交账号的计划。一位患者将她“嘎痔疮”的经历发到网上,引来众多“有痔青年”的关注。为回应网友的呼声,她还注册了账号,在群聊中为大家答疑解惑。短短三个月,粉丝数已突破千人。
张肖楠所做的手术中,也以痔疮手术为主。不少外地患者专程前来就诊,甚至有新疆女孩乘飞机到武汉做手术。张肖楠分析,肛肠疾病患者往往难以从亲友处获得支持,对疾病认知也十分有限,挂号时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医生。

张肖楠。图/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
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,2015年发布的《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》显示,国内18岁及18岁以上城乡居民肛肠疾病总患病率已超过50%,痔疮患病率高达49.1%。
令人欣慰的是,近年来,越来越多省市医院开设了女性肛肠门诊。近日,武汉市第六医院也跟进设立了同类门诊。未来,女性肛肠疾病患者将拥有更多就医选择。


还没有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