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夕与刘爽的相遇,本源于网络世界的偶然碰撞。刘爽,真名刘爽,网名“留几手”,出身东北单亲家庭,早年凭借犀利博文在社交平台走红,粉丝逾千万。
他以“软男”自居,推广所谓“软学”理念,强调被动应对生活,却在现实中屡屡回避责任。葛夕则是一位媒体从业者,独立自主,颜值与能力兼备,两人于2014年通过线上互动结识。
那年12月31日,他们匆忙领证,开启婚姻之旅。刘爽拖延至最后一天办理手续,本该浪漫的跨年夜,却成了仓促的起点。
婚后,葛夕承担多数家务与经济压力,用娘家资金补贴刘爽的事业,而他鲜有回报。这种不对等,从一开始就埋下隐患。
婚姻初期,两人关系尚有温情,但很快转为单向付出。葛夕意外怀孕,刘爽明确表示不愿要孩子,她为顾及他的感受,选择引产。
手术后,刘爽声称产生心理阴影,从此回避夫妻生活。这并非一时疏忽,而是长达三年的无性状态。
更早追溯,前七年,亲密关系全凭葛夕主动求取。刘爽每次都表现出抗拒,只有在她的反复恳求下,才勉强配合。
这种模式,不仅剥夺了葛夕的尊严,更暴露了刘爽在情感上的极端自私。中国传统婚姻观强调互敬互爱,可刘爽的举动,宛如一记记无声的冷暴力,将伴侣推向孤立边缘。
刘爽的“软”并非柔和,而是彻头彻尾的懦弱。他公开承认,从未真正爱过葛夕,结婚源于“亏欠”感,却从未履行丈夫义务。
生日、纪念日,葛夕年年准备礼物,他却一无所获,甚至连一句祝福都吝啬。葛夕患抑郁症与焦虑症期间,刘爽非但不予关怀,还将她的药瓶拍照发至社交平台,伪装成自身病痛,博取同情。
粉丝随之攻击葛夕冷漠,她饱受网暴,却选择沉默。刘爽的博文频频倒打一耙,暗示妻子不体贴,单亲背景成了他的万能借口。
他反复提及童年缺失,辩称“没见过正常丈夫如何”,以此逃避成长责任。作为近四十岁的成年人,这种推卸,实属无耻之尤。在中国社会,家庭教育虽影响深远,但成年后仍用原生家庭当盾牌,只能证明其人格缺陷。
节目《再见爱人4》如一面放大镜,将这段婚姻的腐朽暴露无遗。2024年底开播,葛夕首次公开三年无性细节,现场哗然。
她坦言,前七年每次亲密都需低声下气求取,流产后刘爽彻底拒绝。观察员麦琳直指其荒谬,刘爽却以“阴影”为由自圆其说。
更可气的是,他还在节目中炫耀“软学”,自封“软男”,教导粉丝如何被动生活,却对妻子漠视至极。
葛夕描述家中共用双人沙发被撤掉,因刘爽从不陪伴,两人生活如平行线。网友热议中,刘爽被斥为“全方位软蛋”,其行为不只伤害葛夕,更误导年轻观众。
在当下中国,婚姻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联姻,而是情感平等的契约,刘爽的模式,违背了这一共识。
刘爽的渣行不止于私密领域。他的网络影响力,本该正面引导,却成了散播负能量的温床。博文中,他梦到约会其他女性,醒来见葛夕便阴阳怪气,粉丝大笑附和。
流产后,他发帖宣扬重男轻女,间接否定孩子价值。葛夕看到这些,承受额外打击,却仍维系婚姻十年。
这种忍耐,在中国女性中并不鲜见,许多人因社会压力或情感惯性,困于无爱牢笼。刘爽的单亲经历虽值得同情,但不能成为伤害他人的理由。
相反,它应激发他加倍珍惜家庭。可他选择自怜自艾,将葛夕推向抑郁深渊。节目中,他承认对妻子漠视,直至镜头前才“欣赏”她,却为时已晚。这种伪觉醒,不过是面子工程,掩盖不了十年累积的伤害。
葛夕的坚持,源于对婚姻的执着,却也暴露了她的盲点。她条件优越,却甘为刘爽“保姆”,贴补其MCN公司合伙人身份。
网友质疑其“恋爱脑”,节目后,她一度被指人设崩塌。但细思,这正是中国许多女性的写照:教育独立,却在情感中妥协。
流产事件后,刘爽的回避,不仅是生理问题,更是心理操控。他用“阴影”封锁亲密大门,让葛夕质疑自身价值。三年无性,家务全由她一人,经济亦然。
刘爽的粉丝经济依赖其争议性博文,却从未反思对家庭的破坏。在中国网络生态中,这种“软男”形象一度流行,实则毒害青年观,助长逃避文化。
节目推进中,两人关系急转直下。葛夕明确离婚意愿,拒绝刘爽的挽回尝试。他言语中透不舍,甚至为复合铺垫,但葛夕态度坚决。2025年1月,回门宴上,她宣布已请律师拟财产分割协议。
刘爽自称“失败丈夫”,年后搬离住所。网友民政局偶遇,两人排队办理手续,过程曲折。财产争执持续,刘爽试图拖延,借口经济压力,却难服众。
葛夕抑郁复发,删掉共同回忆,专注工作。4月,她母亲助其在厦门置业,象征新生。刘爽独居小公寓,生活低调,却仍发长文自省,承认弄丢爱人。
中国离婚需冷静期,两人于2月10日现身民政局,半年后尘埃落定。7月,刘爽回应葛夕新恋情传闻,承认过去错误,却未深究自身。
8月2日,葛夕晒离婚证,红本清晰,宣告“离异,现单身,可接触”。狗狗随她,刘爽一无所获。网友热议中,她获赞“大女主”,摆脱内耗。
刘爽的回应寥寥,粉丝渐散,其“软学”声誉扫地。最新消息显示,9月葛夕重拾媒体工作,参加活动频现,眼神坚定。刘爽则沉寂,偶尔回应网友,承认离婚后反思中。
这段婚姻的崩塌,折射中国社会变迁。传统中,女性多忍让,视婚姻为终身。但当下,独立意识觉醒,葛夕的选择,激励无数人直面问题。
刘爽的垃圾本质,不仅是个人失败,更是教育缺失的产物。他的单亲借口,屡用无效,最终自食恶果。葛夕十年求而不得,换来自由,何尝不是一种胜利?


还没有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