逛商场想上厕所,转了一圈满是坐便,连个蹲便的影子都没找着,你是不是也瞬间有点犯怵?

 

尤其女生,本来上厕所时间就比男生长,看着那跟无数人“碰过面”的马桶圈,总忍不住琢磨:这玩意儿到底干不干净?

会不会染上啥病?说实话,我之前也跟大家一样,一进公共卫生间看见坐便,第一反应就是“能不能换个蹲的”。

本来想直接吐槽商场“不贴心”,但后来发现不少人都有这困扰。

 

之前有个调查问大家去公厕选蹲厕还是马桶,选蹲厕的人那叫一个多,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。

女生吐槽得更厉害,毕竟男厕还有小便池能分流,女生不管大小号都得用隔间,蹲便少了,不光得排队,用坐便时的顾虑也多了不少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商场的卫生间真的像咱们担心的那样不卫生吗?其实不用太慌,咱们国家2019年就出了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》,里面把公共卫生间的消毒、打扫,连清扫工具都规定得明明白白。

 

正常营业的商场,卫生间都得按这个标准来,保洁会定期去擦、去消毒,卫生条件是达标的。

就像南京德基广场的卫生间,还被评了“全球最美公共卫生间”,那卫生肯定没话说。

毕竟公共卫生间也是城市的脸面,卫生搞不好,不仅影响大家体验,还可能传病,商场肯定不敢马虎。

蹲厕真比坐厕干净?这些研究结果反着来

之前我一直觉得蹲厕肯定比坐厕干净,毕竟不用直接接触,但看了些研究才发现,这事跟我想的不一样。

 

2011年的时候,伊朗有个研究团队,找了40个厕所,20个坐便20个蹲厕,足足研究了一年。

最后发现,两种厕所上的微生物类型没差,但蹲厕器具表面的致病菌数量要多不少。

后来咱们中国疾控中心也做过监测,结果跟伊朗那研究差不多,坐便表面的致病菌比蹲厕少了不少。

还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9年的报告,说全球还有6亿多人在户外排便,蹲坑那种半开放的环境,其实更容易让人感染病毒,坐便相对封闭,反而能好点。

 

为啥会这样?关键在“气溶胶”这东西,你冲厕所的时候,水里的细菌会变成小颗粒飘起来,这就是气溶胶。

现在商场的马桶大多是虹吸式的,里面有个S型管道,能把气溶胶挡住不少;而且人坐在上面,离水面远,接触到的概率也低,要是冲的时候把盖子盖上,基本就能隔绝大部分致病菌。

蹲厕就没这优势了,你蹲在那儿,鼻子、嘴巴离排水管特别近,吸到气溶胶的概率本来就高;而且蹲厕没盖子,一冲水,那些带细菌的小颗粒就全飘在空气里了,想躲都躲不开。

 

这么看来,坐便在卫生这块,其实比蹲厕更靠谱,有人还担心坐便会传性病,比如梅毒、艾滋。

老实讲,这些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、母婴和血液传的,那些病菌离开人体后根本活不了多久,想通过坐便传,概率低得几乎可以忽略。

至于大肠杆菌、痢疾杆菌这些常见的病菌,虽然在公厕里不少见,但得接触到足够多的量才会让人生病。

马桶圈又凉又硬,根本不是这些病菌喜欢待的地方,再加上保洁定期消毒,能存活的病菌就更少了。

 

之前还看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细菌分布热力图,发现商场里的门把手、电梯按钮这些地方,细菌比马桶圈还多。

所以咱们与其纠结马桶圈,不如上完厕所、摸完公共设施后,赶紧把手洗干净,这才是防菌的关键。

商场爱装坐便,不只是图省事

想不通为啥商场宁愿让大家吐槽,也非要装坐便?其实不光是卫生的事儿,省钱也是个重要原因,装蹲厕得把地面垫高20到30厘米,这样才能给下面的管道留够空间。

 

这一垫高,就得用更多的材料,还得请工人多忙活几天,成本肯定上去了,坐便就不一样了,它自己带高度,往地上一装就行,又省材料又省人工。

之前看个建材报告,装同样数量的蹲厕,比坐便要贵不少,商场是做生意的,能省点成本肯定愿意,除了省钱,安全和方便也很重要。

商场里人来人往,有老人、小孩,还有行动不方便的人,蹲厕对他们来说太费劲了,蹲久了站起来,很容易因为脑部供血不足头晕,甚至摔倒。

 

坐便就没这问题,不管是老人还是孕妇,用着都方便,而且总有人觉得“蹲在坐便上更卫生”,无奈之下就踩上去蹲。

你想啊,马桶本来就不是让人蹲的,哪禁得住人的重量?2023年上海就有个商场,有人这么干,结果把马桶蹲裂了,腿都被划伤了,又疼又麻烦,多不值当。

 

其实用坐便也有小技巧,能让咱们更安心,如厕前拿湿巾擦一下马桶圈,上完厕所把盖子盖上再冲,冲完认真洗手,这些小事做下来,基本就没啥问题了。

还有啊,卫健委2024年的《公共卫生安全指南》里也建议,用公共设施的时候,别用手直接摸门把手、电梯按钮,拿张纸巾垫一下,能少接触不少细菌。

说到底,商场里的坐便其实比蹲厕更卫生,选装坐便也是综合了卫生、成本和安全的考虑,咱们之前的顾虑,不少是心理作用。

 

但有一点一定要记住,别蹲在马桶上如厕,既不卫生还危险,弄脏了马桶圈,下一个人用着也闹心。

为人为己,文明如厕,咱们才能在商场里舒舒服服地逛街,安安心心地解决“人生大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