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邦的《大风歌》更多表达的是,刘邦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在公元前 style="font-weight: bold;">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”,并教120个孩童一起歌唱。

   刘邦当时已经打败项羽,取得了天下,平且平定了黥布叛乱,可以说心情愉悦。并且是在老家庆功,正是衣锦还乡。这时候,抒发一下自己舒畅的心情,无可厚非。 通过刘邦的《大风歌》可以看出,刘邦志高气满,在秦末乱世,取得成功,威加海内,荣归故乡,意气风发。并且最后一句“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”,说明刘邦对人才的重视,有猛士坚守四方,自己就可以开怀畅饮,安能不爽!

   项羽的《垓下歌》则说明,项羽将失败原因归于时运不济 公元前 style="font-weight: bold;">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”

  项羽自认为自己勇猛过人,武功盖世,但是因为时运不济,才落败!感慨苍天没有帮助他,即使有骏马、美女,又能如何?

  从项羽的《垓下歌》可以看出,项羽自命不凡,将自己的失败的原因归罪于时运不济,到死也没明白自己在战略和用人上面的失误。

  

  结语

  虽然这两首歌都很简单,也很通俗易懂。有人将其看作是“成王败寇”的写照。其实这两首歌是项羽和刘邦内心的真实吐露,从歌词意思就能看出,刘邦和项羽对用人的不同思路,刘邦善于用人“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”,项羽善于用己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,以“一己之力”对付刘邦“众多猛士”,焉能不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