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去楼下早餐店买包子,老板娘一边给我装豆浆一边叹气,说疫情那三年店关关停停,好不容易现在能正常开门了,可她儿子都三十五了,连对象都没谈,更别说生娃了。我当时还跟她打趣,说现在年轻人都想得开,结果转头就刷到新闻,说咱们国家人口都负增长了,心里突然有点不是滋味。
图片其实不用看数据,光看身边就知道,现在生娃的人是真少。我小学同学群里,四十多个人,去年就俩人生了二胎,剩下的要么丁克,要么就一个娃。我妈总念叨,说以前她们住家属院,一栋楼里每年都有好几个生娃的,晚上满院子都是小孩哭喊声,现在小区里遛弯,见着的小孩都没以前多,大多是爷爷奶奶带着一个孙辈。
有人说疫情后出生率能反转,我一开始还挺期待,后来琢磨琢磨,哪有那么容易啊,年轻人不生娃,根本不是不想生,是不敢生,有三座大山压着呢。
图片01
第一座就是高房价,这事儿谁都躲不开。我发小在杭州打工,月薪一万八,听着不少吧?可杭州郊区的房子,首付都要一百五十万,他跟对象攒了六年,才攒了二十万,连首付的零头都不够。去年他俩本来想结婚,一算房贷,要是买个九十平的房子,每个月要还八千多,还三十年,他跟我说,要是结了婚生了娃,连尿不湿钱都得省,索性先不结了。你说这房价不下来,年轻人哪敢要孩子,总不能让娃跟着自己租房子飘着吧?
图片02
第二座是生育成本,现在养个娃跟以前完全不是一回事。我妈总说,以前养我,就是米汤泡馒头,衣服穿我哥剩下的,上学就交几块钱学费,放学还能帮家里喂猪。现在呢?我邻居家娃上幼儿园,一个月学费四千五,还不算伙食费和兴趣班,光画画课一节就一百五,钢琴课更贵,一节两百。这还只是幼儿园,要是上了小学,补习班、夏令营,哪样不要钱?我算了算,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,少说也得二三十万,要是上私立学校,那更是翻倍,普通家庭哪扛得住?
图片03
第三座就是医疗成本,现在生病太花钱了。我二姨去年查出来肺癌,虽然有医保,报了一半,但进口药、靶向治疗、住院护理费这些,自己还是花了十几万。她儿子刚工作没几年,为了凑钱,把刚买的新车都卖了,现在还在租房子住。二姨总跟我说,早知道这么花钱,当初就不让儿子生娃了,万一孩子有个病,家里根本扛不住。还有哪些罕见病,听说有的药一针就几万,就算进了医保,自己还是要掏不少,普通家庭哪敢冒这个险?
图片不过最近也能看到点变化,国家好像也在想办法。比如教师轮岗,我姐家在上海浦东,以前为了让娃上重点小学,差点花几百万买天价学区房,现在教师轮岗了,她反而不焦虑了,说不用花冤枉钱,娃在普通学校也能碰到好老师。还有双减,我小侄女以前周末要上三个补习班,现在能跟同学去公园玩了,我姐说不光孩子轻松了,家里也省了不少补习费。医疗方面也有好转,之前看新闻说,不少罕见病的药都进了医保,虽然还没完全解决,但至少能让那些家庭喘口气。
图片04
我有时候也会琢磨,就算这些政策慢慢起效,年轻人会不会还是不想生?毕竟养娃不光是钱的事,还有时间和精力。我同事就说,她一个人带娃,每天早上六点起,晚上十二点睡,两个周末都没有,要是再生一个,根本顾不过来。不过话说回来,国家能一点点解决这些问题,总比不管强,至少让大家看到点希望。
你们身边是不是也这样?比如邻居家有没有因为养不起娃不生的,或者朋友因为房贷不敢结婚的?可以跟我聊聊,咱们也一起吐槽吐槽,看看这事儿到底啥时候能有个好盼头。


还没有内容